从科学开始
大家好,我是陈德文,今天我们讲的内容是盖洛普优势识别器的原理。
因为标题我们说科普,所以一开始要先介绍一下什么是科学以及什么是科学的方法。
科学起源于哲学的追问。大家比较熟悉的词包括“什么 What”、“为什么 Why”。
古典哲学所追求的是“自由的学”,不研究“有用”的知识,因为“有用”了,就“功利”了,也就不自由了。
近代科学在牛顿的万有引力研究之后,后续演变成了独立于哲学的“求力”(有用)的学科分支,形成了新的“思路”。
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科学成为了“有用之学”、“求力之学”。
接下来我们要定义几个词,因为只有明确了定义,我们才能够区分彼此之间的差别。
首先是 科学 science。 科学是⼀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它积累和组织并可检验有关于宇宙的解释和预测。科学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和可证伪性。
接着是技能 technique。“技能,技巧”,指做某事的具体技术或⽅法,也可指艺术家和运动员的表演。
最后是技术 technology。为"技术,⼯艺”,统指⼯业技术和⽣产⼯艺,不指具体的做某⼀件技术及⽅法。
我们可以根据图示,发现科学与技术一旦产生交集,能够衍生出更大范围的空间,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科技”。
科学的方法论,或者我们说科学的方法,回归其本质而言,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就是“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原理,严格按照其行事。”
东方的智慧来说,就是“道法自然”,当你的“法”遵循了“自然”的原理,就能够达到“道”的境界。
要科学化的论证一个问题,需要至少兼顾六个方面:
- 问题是什么 What
- 假设问题的原因 Why
- 证实每个假设的实验方法 Lab(拷打、拷问自然,Laboratory最早的意思是拷问室)
- 预测实验的结果 逻辑推导、数学计算
- 观察试验的结果
- 由实验得出结论
但是我们也要了解科学的边界,或者说科学无法做到的事。引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中的一句话
科学抓不住良质,无法将其作为探究的对象,这使得让科学提供价值等级成为不可能的事。——《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科学无法区分善恶、好坏、良莠,当我们说一个人是好是坏,是卑鄙还是高尚,无法用科学化的方法来定义和测量。
科学家追求统一率(万物法则),简化对世界的建模,希望把世界很“简单(simple)”的规则来解释;但科技要是实现科学的法则却不“容易(easy)”啊。
好了,关于科学的内容我们就先在这里结束。
初识盖洛普优势识别器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是盖洛普优势识别器的相关内容。
几乎所有的学习项目都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意图帮助我们成为不可能成为之人。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来改善劣势,却很少关注自身的优势。我们经常关注那些努力克服先天缺陷的偶像,比如升高168公分,努力参加NBA选秀。大家会为他的努力而感动和较好。
这种观点听起来可能有些刺耳,尤其是那些在“我们无所不能”的教育深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
我们先说科学化的结论,也就是盖洛普优势识别器的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经过盖洛普公司中科学家团队数十年的研究,得出了关键的结论:每个人在特定领域都有成功的潜质,人类发展的密钥就是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走。
当我初次接触优势识别器的时候,这句话其实是挺颠覆我的认知的。在进行铁人训练时,我当时的认知是”你要打败昨天的自己“,打的越狠,变得越强。在经过训练后,观念开始有了不少变化,其实并不是全力痛打昨天的自己来变强,而是把今天,或者说当下的事情做好,把这份结果传递给明天的那个自己。
这张接力棒的配图,我非常喜欢。我们想象这张图是同一个人,左边的手是今天的你,右边的手,是明天的你,所以眼下要做的就是跑好自己当下的这一棒。接着就是不断地循环,哪怕只有1%进步,都能变强。
《全职猎人》的战斗分析
我们用《全职猎人》中西索对华石斗郎一战来说明当前社会中常见的误区。
这场应该算念能力战斗中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战斗,西索的战斗智商体现的淋漓尽致。直接进入正文:
两人比赛开始
华石斗郎先攻
华石斗郎将气聚于右手向西索展开攻势,西索躲过
可是西索却仍然中招
西索对此感到疑惑"明明已经避开右手却仍然中招
随后,华石斗郎又向西索展开攻势
华石斗郎又是将气聚于右手攻来
西索此时躲开攻击却发现,右手的攻击却仍在眼前
华石斗郎乘胜追击,对西索连续出招
西索一时处于下风,华石斗郎趁势又是一腿攻来
西索做好格挡,却发现华石斗郎却突然出现在自己身后
回过神时又中了华石斗郎一腿,直接倒地
华石斗郎看到西索仍不认真对待,不愿继续这样打下去,决定先认真起来,直接用绝招"虎咬拳”,说要取西索的手臂
怎料西索直接伸出左手说要给他
在虎咬拳要咬断西索左臂时,华石斗郎又突然出现在西索身后将西索右臂咬断
虽然西索失去一臂,但是总算发现了华石斗郎的秘密→华石斗郎的分身技能
在解释了一波自己的技能后,华石斗郎决定再取西索的左臂
西索用布包裹住自己的手臂然后往天上一掷,原本包裹手臂的布中却散落出扑克牌,而手臂却消失不见了
此时西索让华石斗郎在一地的扑克中选个数字,然后加4,再乘以2,再减六,再除以2,最后再减去初始选中的数字。(简单的数学题。。。((x+4)×2-6)÷2-x=1)
在众人还在思索答案时,西索从断臂中取出黑桃A表示这就是答案
说着便将这张牌仍向华石斗郎,说是给他留个纪念。
华石斗郎拍开仍来的扑克,展开攻势。
西索此时却伸出左臂,打算给他
华石斗郎用虎咬拳咬断西索的左臂后,发现西索的右臂却奇迹的恢复原样了
华石斗郎被西索的这顿操作吓到了,西索下发预告,说"华石斗郎会疯狂跳跃而死”
华石斗郎攻向西索,仍是先上分身,而自己本体在一旁伺机而动。而看穿了华石斗郎目的的西索早已做好准备,躲过攻击,并用断手一拳打中华石斗郎的下巴
由于下巴突然受到攻击,华石斗郎的暂时无法自如活动,且整个精神状态也无法高度集中来操控分身,使得分身能力消失。
此时的纸牌攻击华石斗郎就无法躲避了。直接被西索解决,华石斗郎败北死亡。
华石斗郎的天赋是强化系,而虎咬拳刚好属于强化系,属于物尽其用,而分身能力属于具象化系。
战斗结束,来分析下这场战斗,我们先上公式。
天赋(天生的思考方式、感受方式和行为方式)x 投入(投入到联系和开发技能、学习基础知识上的时间)=优势(持续做出近乎完美表现的能力)
华石斗郎为什么会输?华石斗郎是强化系,却去修炼修得率只有60%的具现化系,这完全是浪费自身的天赋。并且操纵分身需要复杂的操作系天赋。
西索给出了近乎标准的答案:
⽤念做出分身需要⾼度的集中⼒,就算你刻意⾃由的控制分身也只能在没有受伤的正常情况下才能办到。把复杂如“⼈类”的分身以念再现,并且让他⾃由⾏动是及其困难的事。困难到⼀旦学会,反⽽⽆法使⽤其他能⼒…
你的败因就是,过度使⽤记忆体
我们在厕所战神西索的观点上在补充一些其他原因,优势和弱点相生相伴,就如同原力的黑暗面与光明面一般,俗称为”灯下黑“。自己的特性或个性导致了非常容易中”挑衅“,一旦心态崩溃后,具象化希的能力是无法施展的。
接着我们分析西索都赢在哪里:
- 西索是变化系的,具象化系与变化系相邻,两者不冲突,所以在天赋的利用上非常合理与”自然“
- 在战斗中西索更是将变化系与具象化系的能力运用到极致:
- 西索用13张飞散的扑克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此时右臂则被西索黏在天花板上,布则黏在地上。并让二者都与西索的断臂相连。(变化系能力)典型的魔术中转移注意力的手法。
- 之后西索的右臂完好的出现在视野中,是因为西索将接在断臂上伸缩自在的爱收回,并用轻薄的假想重塑肌肤质感,才能营造出完好如初的样子。(具象化系+变化系)
- 在西索伸出左手表示让华石斗郎断时,就已经将自己的能力”伸缩自在的爱“粘在华石斗郎的下巴上,所以最后西索接触伸缩自在的爱,整个左手就会直接飞向华石斗郎的下巴。(变化系能力)
- 最后的卡牌没看到西索动手,为什么会攻向华石斗郎?同样是因为西索在用飞散的扑克吸引注意力时做的。西索将扑克与自己的左手相连,而西索在将黑桃A扔向华石斗郎时,就趁机将气全部射到华石斗郎身上。又是个完美的注意力转移法。(变化系能力)
- 还有就是变化系的天赋,在没有运用优势之前,他用一张嘴就把对手说的心态崩溃了,在心理战这一局是完胜对手。
- 西索用13张飞散的扑克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此时右臂则被西索黏在天花板上,布则黏在地上。并让二者都与西索的断臂相连。(变化系能力)典型的魔术中转移注意力的手法。
所以在小岗和奇亚准备进一步学习念能力时,他们的老师(教练)首先会要求他们用水见式,来测量自己的念能力分类。
我们用这个故事来描述,知晓自己天赋的重要性。
内布拉斯加州学校研究委员会请求内布拉斯加大学开展一项为期三年的大型研究,以判定速读培训的最有效技巧。有超过1000位学生参与了研究,他们都参加了速读及理解能力测试。结果非常的戏剧性。
第一,最出色的老师结果最好,但最出色的老师与最出色的学生互动产生的结果最突出。
较慢读者一开始速度为每分钟90单词,适度增至平均每分钟150单词。
但速度最快的读者一开始速度为每分钟350单词,猛增至每分钟2900单词!
阐释盖洛普优势识别器的结论
人若看不能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不仅工作会受影响,个人健康和人际关系也将受到严重影响。盖洛普的研究已经证明,给予自身优势做事情,可以使人增强自信,明确目标,满怀期望,对人友善。
我们已经有太多的“语言”用来描述人们的不正常表现。除了坊间常用的那些非正式标签外,心理学界有一本用来诊断精神疾病的指导手册,叫《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这本手册曾经被一位权威心理学家戏称为“精神疾病目录大全”。
管理界也有各种“胜任力模型”(completency models)。这些模型通常说的都是员工在胜任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尽管用“有待提高”)这样的很隐晦的说法。为了关注人们的“正常”表现。
1998年,克利夫顿召集了一个科学家团队,准备向一个远大的目标管理迈进,那就是开发出一套用于描述天赋的通用语言。这个团队要求个人及组织用专门的术语来描述人们擅长的事情。然后进行数据挖掘工作。接着的结果就是,在那些表现成功的管理人员中,提取出34个关于天赋的主题词。当然这34个主题词是团队努力尝试的结果,也还做不到穷尽所有,还有成百上千个特别的主题没有被囊括进来。
也只有将这种语言处于可控范围内,因为只有这样,才便于在团队、家庭和朋友间使用。
实际上,优势识别器是用来测天赋的,不是测优势的。之所以命名为优势识别器而不是天赋识别器,是因为这个系统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人们构建其真正的优势,而天赋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天赋(现改为才干) = talent 人的才干是自然而然反复出现、可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模式、情感或行为,是一个人真正潜能及力量的源泉。
新西兰一项跨度长达23年、针对1000个孩子的研究显示,孩子3岁时表现出的个性和其26岁时的个性非常相似。这就是优势识别器要测试你的个性中相对稳定的元素——天赋——的原因之一。
一句老话叫做三岁定八十,也不无道理啊。
知识、技能和实践也是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基本的常识和技能,再有天赋也无用武之地。好在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硬要开发出一项天赋则是另外一回事。尽管通过不懈的努力,也是有可能实现。但根据研究,这或许不是利用时间的最好方式。我们发现,做的最成功的人都是先从其突出的天赋着手,然后再学习技能和知识,在加以练习。
这样的方式,天赋就会产生乘数效应。
天赋(天生的思考方式、感受方式和行为方式)x 投入(投入到联系和开发技能、学习基础知识上的时间)=优势(持续做出近乎完美表现的能力)
常见的职场问题
大多数人都自认为知道自己最擅长什么。其实不然……然而,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只能靠发挥自己的优势。 ——彼得·德鲁克
大多数人往往是穷尽一生时间来改善劣势,却很少关注优势。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便是改善劣势。整个社会对于人的弱点的不懈关注更是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病态的执着。
然而,根据研究发现,只有当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发展自身优势,而不是改善劣势,才更有可能成长、成功。
34种最常见的天赋,是盖洛普公司发现的,注意这里我们说的是“发现”,是科学的工作范畴,发现的结果从本质上来说是非功利的,也就是无用的。
盖洛普优势识别器是为了方便人们运用工具来识别自己的天赋。
“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机会做我最擅长之事。”
研究结果表示,有机会每天都能做擅长之事的人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可能性比那些没有机会之人,要高出五倍,同时认为自己生活质量,或者辛福感较高的可能性会高出两倍还多。
历史调研的数据:
如果你的上级总是 | 你消极怠工的几率 |
---|---|
无视于你 | 40% |
关注你的劣势 | 22% |
关注你的优势 | 1% |
通过以上数据,你就能发现啊,比起整天抓着你的弱点不放,天天无视于你的上级会更让你痛苦。这里让人诡异的是,于一个了解你优势并能让你在工作中发挥所长的上级一起共事,会极大降低你把工作看成是一件痛苦的事的几率。
如此一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职场中司空见惯的消极怠工现象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但改变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周围的人发现并发挥他们的优势。
盖洛普优势识别器能够帮助个人识别自己的五大主题,将如何在生活中发挥作用。了解自己优势本身虽然是个很有趣的经历,但仅是为了了解而了解,就不会有所受益。这份指南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
如果你想改善自己及周围人的生活,就必须付诸实践。运用发展指南,将自己的天赋与工作和目标联系起来。与同事、上司、好友甚至家人分享这个方案。
帮助周围的人、同事和家人,开发他们的优势。你会发现,这样做了之后,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也变得更加积极美好了。
赫克特是个很有名的鞋匠。就连远在法国的顾客都声称赫克特做的鞋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这些年来,这个做鞋的小生意一直让他很有挫败感。
尽管赫克特很清楚,以他的能力,每周做100双鞋完全不是问题,但事实是他平均每周只能做30双。
当一个朋友问到这个其中的原因时,赫克特解释说,他擅长做鞋。但不擅长销售,而且最让他头疼的就是要账。他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自己不擅长的这两个方面。
所以赫克特的朋友就介绍了西格尔给他认识,西格尔天生就是个销售者,就像赫克特以他的手艺著称一样,西格尔特别擅长谈生意和销售。考虑到他们的优势时互补的,赫克特和西格尔决定合作。
一年后这对给予优势的组合每周可以生产、销售100多双鞋、并如数回收货款——效益是之前的三倍多。
这个故事听起来可能很简单,但确实在很多情况下,做自己擅长之事会让事情变得简单。
当我们能偶投入大部分经历发挥自己天生优势时,就会有超乎寻常的发展空间。
当让我在这里也补充一下,如果赫克特没有那位朋友的帮忙,他是很难突破自己的思维屏障,达到新的领域的,这位朋友,也就是我现在在做的工作,教练和导师。
简单练习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宝岛团队开发的APP,叫做《记账城市》,里面有很多游客,需要选择一些游客在自己的城市里安家。
每个游客都有各自的优势,如果要使得城市收入最大化,就必须要把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
结束语
所以,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样修改一下会更准确:“人不可能事事皆行,但可以人尽其才。”
当你不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很简单,你会成为一个截然不同的人。
当你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时,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你会成为真正的你。
我这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