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学习&训练&教练

2022 09 01 四只青蛙的故事与感悟

大家好,我是德文。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故事说,井里有四只青蛙,第一只青蛙坐井观天,觉得自己当前的环境很好,保持现状就可以了;第二只青蛙听前辈们说井外面还有更大更不一样的世界,一山还有一山高,但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出去,过了一段时间就又会退到呆在井里的状态;第三只青蛙在经受过现实的吊打之后非常明确了自 Read more

2022 08 14 什么是知觉

大家好,我是德文。今天分享一个词,叫做『知觉』,Perception。 你也许已经知道知觉这个字的意思,但你可能不太清楚为何它能使你变成一位更好的跑者。 让我们从几个例子开始。 想想看分辨冷水和热水容易,还是温水与温度略高的水,哪个会比较容易? 是区分10公斤与1公斤容易,还是区分1公斤与0.99公斤容易? Read more

2022 08 11 最糟糕的人是愚蠢又勤奋的人

最糟糕的人是愚蠢又勤奋的人 愚 禺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种猴。居住在树上,其形状如猿,白面黑颊,多胡须而毛彩斑斓。尾长过身,它的末端有分叉,雨天则用叉塞住鼻孔。爱群行,老的在前,少的在后。吃食相互推让,相爱而居,相聚而生,相赴而死。古人说它是仁兽。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说,“果然”是它自呼其名的声音。人 Read more

2022 08 08 从过度训练中恢复需要多久

语音播客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从过度训练中恢复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您训练过度,您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 大家好,我是德文。 今天我们分享的话题是「大多数运动者,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从过度训练综合症中恢复?」 大多数运动者会在 4-6 周 或 2-3 个月内从过度训练综合症中恢复过来。 这一切都取决于几个因素,例如运动者的训练过度程度、遗 Read more

2022 08 08 有效训练的秘诀:自我接纳

大家好,我是德文。 今天我们分享的话题是「自我接纳」。 大家是否很难在训练中保持正轨,或者在训练不足时会情绪低落? 下一步行动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作为训练者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能知道自己上周游了多少米,骑了多少公里,以及自己在每个心率区花费了多少时间。 甚至我认为再进一步,你还认真思考和分析了昨 Read more

2022 08 08 运动爱好者千万要避开六种思考模式

大家好,我是德文。 今天我们分享的话题是「运动爱好者千万要避开六种思考模式」 不良的思考方式会毁掉运动爱好者的表现成绩,无论我们是为了升学考试还是获得成绩,还是追求更开心的运动。 如果你把握了下列六种心理游戏陷阱,并能克服他们,就能够更接近成功。 如果我们不考虑通过买买买来更新升级设备或增加更多训练量,会考 Read more

2022 08 03 Job与Work

语音播客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大家好,我是德文,是一名教练。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两个单词,Job与Work。 那为什么分享这两个词,首先这两个词我们经常用,但也经常误用,尤其是在中文语境下很难区分,在中文语境下,我们常把两者合而为一。 由此我们也面对了不少问题,我热爱我的工作?我不喜欢我的工作,我的工作棒极 Read more

2022 07 30 《别毙了那只狗》读书分享 十六

语音播客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大家好,我是陈德文。 我们继续《别毙了那只狗》一书的分享。 今天我们要分享是关于「去除行为的八招」。 去除行为的方法有八招,只有八招而已哦。 第一招:毙了他(它)!(这招绝对有效,你将永远看不到这个人或这只动物。) 第二招:处罚。(大家最爱用这一招,虽然它几乎很少有实际成效。) 第三招: Read more

2022 07 29 W1 SW1

哪些做的对 哪些不足 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有什么需要改进 今天终于下水训练了。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心里各种低语告诉我,我要去游泳,不管训练要求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先去游泳池再说。 早晨5点半醒来,赖床到6点半,然后翻身下床,进入晨间基本流程,跑完流程后骑着小电驴去了游泳池。 在岸边做好了柔软操和热身,准备下水前不小 Read more

2022 07 28 优势教练在极致游戏中的运用

公司里已经有一部分同学加入了优势之旅,作为教练,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打开自己与生俱来最宝贵的宝藏箱,不断展现真实的自己,然后达成团队共同的目标。 优势只是其中一条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能够陪伴大家成长那是我的荣幸。 今天介绍的是,优势辅导教练方须知框架 I.A.M。展开是: 见解 这一才干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应 Read more